【特寫】金鷹之困
【特寫】金鷹之困
字號+作者:黃慧玲 來源:界面 2018-01-03 13:23
我要評論()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年伊始,金鷹基金現任總經理劉巖寫瞭一份新年寄語。開篇即道: ldquo;截至2017年末,金鷹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規模447.64億元,其中非貨幣規模'...
新年伊始,金鷹基金現任總經理劉巖寫瞭一份新年寄語。
開篇即道: 截至2017年末,金鷹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規模447.64億元,其中非貨幣規模197.42億元。相比2014年末公募規模63.89億元,非貨幣規模54.14億元,均實現瞭幾何式的增長。這是我們過去三年寫下的新篇章。
就在不久前,金鷹基金完成瞭股權變更。原大股東廣州證券退居第二,東旭集團以66.19%的持股比例成為金鷹基金絕對控股股東。劉巖的寄語是對自己過去三年任期的總結。
近年來金鷹基金的規模快速增長,然而,最新的數據依然沒有達到多年前原大股東廣州證券的期望值 500億元。
不僅如此,現有的447億元規模亦難經推敲。剔除貨幣型與偏債類產品之後,體現核心競爭力的權益類產品僅有87億元(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與靈活配置型)。這其中既有豪賭次新股的 彎道超車 ,也有 雪藏 老基金的同時不斷發行新基金的擴張。
接下來該怎麼走,如何突破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困境?金鷹的過往三年,僅為序章。
擴張的核心資源
盡管劉巖說 放棄彎道超車幻想,回歸本源,守正出奇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兩年給公司帶來利潤最多的權益類產品,正是特立獨行的金鷹核心資源(210009)。
2015年年末,基金經理冼鴻鵬單獨管理該基金,金鷹核心資源開始變身為 次新股 基金。作為市場裡唯一一隻 次新股 標簽的公募基金,核心資源經常占據各大基金論壇話題榜。
打上標簽的金鷹核心資源也沾上瞭次新股高波動率的股性,當業績沖上高位時,該基金屢屢現身各大第三方銷售平臺的收益榜,吸引瞭不少 菜鳥 和 賭徒 。
從變身前的1.25億元,到冼鴻鵬離職前的26.27億元,基金規模的不斷膨脹給公司帶來瞭實實在在的收益。界面新聞梳理發現,在過去兩年金鷹旗下所有的公募產品中,雖然金鷹核心資源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和利潤經常墊底,但它給公司帶來的管理費收入卻是數一數二的。
與基金規模相對應的卻是螺旋式下跌的凈值,在冼鴻鵬管理大台中記帳網|台中公司登記|台中公司登記流程|台中公司登記費用期間,該基金虧損瞭40%。
界面新聞梳理基金的持倉,發現冼鴻鵬的投資思路經歷瞭從 廣撒網 到 深挖潛 的轉變:2016年上半年期間,他的投資范圍非常廣泛,涉及二胎概念、養老概念、傳媒、網絡遊戲等等。從三季報開始,投資面不斷縮小,重點集中在機械設備專用設備領域的次新股上。對於輿論的質疑,他在季報中寫到: 關註市值窪地的個股帶來的投資機會,不在乎標的公司上市的時間的長短。
遺憾的是,該基金這兩年的轉型最終以慘淡業績告終,雖然基金經理強調對個股做瞭精選,但他同時也承認, 這些個股自身的行業屬性和增長屬性容易被市場忽視,因此市場情緒對這些個股的股價影響極大,本基金在這方面把握不足。
基金規模和投資回報的反差之大,再次暴露出公募基金發展中的重要矛盾:基金管理人追求規模和利潤的經營動機與持有人利益之間的矛盾。
業績的巨大波動和投資者投訴也讓金鷹陷入瞭輿論漩渦。一位FOF基金經理明確表態,不會考慮該基金。 凈值波動太大。次新股的風持續不瞭多久,本身即使是策略也隻能作為衛星策略,用基金進出費率太高。
也有券商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他們不會推薦客戶短炒基金,但對於該基金的社會爭議,隻要不違背契約,不誤導,無信批疏漏即可。 投資是個雙向選擇。有些人就是奔著次新股基金去的,砍不好柴不是刀的事兒。
在金鷹任職近七年,冼鴻鵬最好的一隻基金回報是-6%,即金鷹核心資源。
去年11月,他隻花瞭6天做瞭交接,然後便異常匆忙地離開瞭金鷹基金。
由此,金鷹核心資源退出次新股江湖,不再特立獨行。
掉隊的金鷹
金鷹核心資源的 退隱 正如劉巖在新年寄語中所說, 一夜暴富式的規模增長註定無法持續 。而金鷹更需面對的嚴峻事實是,它已經掉隊很久瞭。
作為2002年成立的老牌公募基金,金鷹基金長期處於小型公司行列。Wind數據顯示,同年成立的7傢基金公司中,金鷹基金規模墊底。除瞭遙遙領先的銀行系公司招商基金之外,同年成立的國投瑞銀、泰達宏利、萬傢基金等公司規模均在金鷹之上。
金鷹的掉隊或與其頻繁的人事更迭有關。 別說金鷹瞭,任何一傢公司都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一位業內人士感嘆。成立15年間,金鷹基金經歷瞭五任總經理。其中既有原大股東廣州證券派出的 親兵 ,也有公開招聘全球遴選的職業經理人。
界面新聞對比現任總經理劉巖和上一任殷克勝任職期間的公募業務,發現無論從產品數量和佈局思路上,都有瞭較大的轉變:
最明顯的變化是發行提速。按照金鷹基金公司2010年的公開招聘要求,總經理3到5年的任期目標有3個:新發產品數量不低於9隻、凈利潤不低於1億元、基金規模達到500億元。
殷克勝於2010年至2014年任職期間,產品發行數量從商標註冊費用原先的5隻發展到17隻。劉巖任職期間,這個數字變成瞭41隻;殷克勝在任期間,金鷹的公募規模未能突破百億元。劉巖自2014年8月任職至今,管理規模從70億元增長到447億元。
殷克勝曾將權益類產品作為公募佈局重點,並且試水分級基金、指數增強型基金等等當時頗為新潮的品種。然而,作為被動型基金,存在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業績好壞倚仗市場的特點,長期的熊市讓金鷹中證技術領先(210007)和金鷹中證500分級(162107)發行後的規模難見起色,常在清盤線上掙紮。
劉巖上任後,這兩隻被動型基金先後轉型成瞭主動管理型基金。此前劉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闡述他對產品佈局的理解,並以互聯網電商和ETF業務舉例,認為此類業務投入周期長,試錯成本高,相比大公司而言,進入這樣的領域中小基金公司要格外慎重,必須強調投入產出周期節奏的把握。
被 雪藏 的老基金
不過,轉型後的基金並沒有迎來涅槃重生。
金鷹技術領先由兩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其中一位為投資總監王喆。對比王喆旗下的其他基金,金鷹技術領先去年走出瞭迥然不同的曲線:
(圖片來源於2018年1月2日天天基金網)
從上表可以看到,另外四隻基金去年雖然業績表現比較平淡,但至少都獲得瞭正收益。金鷹技術領先是上表中唯一一隻收益為負的基金,去年最大回撤超-20%,投資總監對這隻基金的管理看起來並不 上心 。金鷹基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金公司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該基金主要由另一名基金經理吳德瑄在管理。
值得註意的是,老基金奄奄一息的同時,仍有源源不斷的新基金在發行。去年12月發行金鷹周期優選(004211),10月發行金鷹轉型動力(004044),兩隻基金均由王喆掛名。界面新聞發現,在新發基金的發行宣傳中,金鷹技術領先這隻虧損瞭13%的基金被 雪藏 瞭。下圖為公司相關宣傳材料的截圖:
新基金的發行成果很不錯。金鷹轉型動力首募規模超過8個億,比王喆以往的任何一隻基金規模都大。而轉型的老基金雖有投資總監坐鎮,仍難逃 迷你基金 的命運。 從基金公司到基金銷售機構,都註重首次發行,重視新基金,但對長期投資重視不夠。 一位基金研究人士指出,金鷹的做法不是個例,而是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由於金鷹技術領先的規模長期在清盤線之下,公司稱 已向證監會報送解決方案 。界面新聞向公司進一步詢問,客服回應稱 沒打算清盤,將持續營銷,做大做強 。
對老基金來說,要想持續營銷,直接動力便是業績。金鷹技術領先去年全年下跌近14%,在同類2067隻基金中排在第2027位,糟糕的業績之下,很難通過持續營銷 做大做強 。
對金鷹這樣的中小型公司來說,營銷費用是一筆不小的負擔。而金鷹近一年的產品業績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天天基金網1月2日數據顯示,股票型基金近一年收益-5.73%,大幅跑輸同類平均13.73%;混合型基金近一年1.93%,亦低於同類平均10.99%;債券型基金近一年1.45%,略低於平均水平1.87%;貨幣基金表現最好,近一年收益4.22%,超出同類平均3.79%。?
最好的銷售方式莫過於自然成交。金鷹基金一位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2017年他們貨幣基金業績不錯,規模增長很快。 機構考核觀察瞭一段時間後自發地來申購,這樣的擴張對我們來說無營銷成本,我們喜歡,客戶層面的評價也很好。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自然成交都讓人省心。擁有鮮明標簽的金鷹核心資源自帶流量,但業績的巨大波動和投資者投訴無疑給公司帶來不少麻煩。如今基金經理換人,次新股標簽摘下,也意味著金鷹基金在核心資源上的探索或者說試錯已告一段落。
金鷹基金內部人士透露,公司已經經歷瞭一輪 大換血 ,近幾年產品發行節奏加快,老員工不適應新節奏的都離開瞭,金鷹基金急需補充新鮮血液。不久前該公司已發佈社會招聘,從投研到市場、技術等等崗位都在招人。
金鷹何時可以騰飛?對於金鷹的未來發展道路,劉巖說, 金鷹基金更關註的差異化是成熟商業模式的升級創新以及投資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 如他所言,還需 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學會和時間做朋友 。
1、本網站為服務於中台中通水管國中小企業的公益性政府網站,因部分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來郵來電告知,本站將立即改正。2、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本站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線電話:010-86398075(工作日9:00-18:00) 郵箱:guoy@qiye.gov.cn
台灣油煙處理專家|油煙處理|油煙處理機|油煙處理設備|除油煙機|除油煙機推薦
- Apr 17 Tue 2018 06:47
【特寫】金鷹之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